“种花椒早就没有以前挣钱了。”2023年12月28日,在自家60亩花椒林里,汉源县皇木镇种植户李文英一边捡拾枯枝,一边与记者攀谈起来。据她介绍,当地青花椒价格最好的时候是2018年,鲜货田间收购就能卖到18元一斤。按照亩产1000斤计算,早几年李文英光是种花椒,收入就能超百万元。
奔着高收入,种花椒者众多,市场自然供大于求。再加上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鲜花椒收购价连年“跳水”,到今年每斤只有6—7元。
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利用花椒林行间空地,种植其他作物“找补找补”。在农户自发的“试验”里,他们发现和花椒搭配得最好的,是土豆。不过,由于自留种种薯退化、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原因,许多种植户没把套作增产的潜力发挥到最大。为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薯类研究团队专家们打算给乡亲们支支招。
小土豆既能当“主角”也能当“配角”
若是随意走进汉源一户正在用餐的人家,桌上大概率会有一道以土豆为原料的菜肴。烧排骨,它粉糯软滑;炸薯条,它喷香酥软;做薯片,它鲜香爽脆……在餐桌上,它既能当“主角”也能当“配角”。
而在田间,土豆也是一样。一方面,它能作为粮食,净作亩产可达6000斤;另一方面,它能给花椒树、葡萄、苹果等当好“搭档”,进行复合种植增效益。
皇木镇花椒通常在仲夏季收获。土豆2月播下,7月左右便可收获。汉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夜明登总结,之所以皇木镇花椒种植户会自发套作土豆,是因为其根系分布较浅,植株较矮,生长期短,且播种期早,与花椒树“争光”的矛盾较小,花椒不减产,增收一季土豆,既增加了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又给了农户更多提质增效的选择。
“我种了15亩花椒,其中有10亩套作了土豆,平均亩产1500斤。去年的田间收购价是0.7元一斤。”种植户周文超介绍,2023年靠着土豆,他增收1.05万元。
对于这个收入,周文超本 认 为 还 算 可 以 。 但 在2023年12月28日开展的汉源县马铃薯粮经复合种植培训会上,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薯类研究团队专家余丽萍告诉他,用更加科学的方式种植,这些数字“还能更高”——亩产将达到2500—3000斤。
做好植保降密度探索增收新“板眼儿”
行走在周文超家里的田块,记者用脚大致“丈量”了一下行距与株距,分别是4米和3米左右。在这样的距离条件下,周文超打算在今年2月种4—5行土豆。会不会有点“挤”?
前来讲授土豆种植技术要点的余丽萍证实了记者的猜想:“确实‘挤’了点。按照这样的行距,可种一垄三行。种植户也可以根据自家花椒林实际行间距,选择在距离花椒树根部1米范围外种植一垄双行或是三行,每亩土豆种植密度在 2000—2200株即可。”
在市场上,单个土豆的重量(即单薯重)越重价格就越高。当土豆种植密度过大,单薯重就会显著下降。种得太密、长得太小,这就是周文超的土豆卖不起价的原因。
专家走访时发现,周文超等农户的土豆产量低还另有原因。“土豆开花的时候,一场雨下来,土豆就得‘瘟疫’,几天就烂一大片。”种植户一边把发病照片给专家看一边说,心有余悸。
“我们之前也来看过多次,确认是晚疫病。”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薯类研究团队专家王西瑶说,晚疫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使土豆减产甚至绝收,但在土豆封行后尽快进行预防或感病初期及时防治,依然能够有效控制发病或病情蔓延,减少损失。
当天,专家团队将“川凉薯10号”“v7”等品种的脱毒种薯交给村民们。这些脱毒种薯是专家团根据当地实际“精选”的品种,抗病性强,有助于增产。
为解决更多生产实际问题,并引导更多花椒种植户套作土豆,2023年10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联合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等,在汉源县皇木镇建立了汉源县马铃薯粮经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示范基地,预计将辐射带动皇木镇及周边永利乡等增加“马铃薯-花椒”复合种植5000余亩。